当前位置: 首页>>湖检新闻
湖检新闻
信息化十年,南京检察的数字样本
时间:2010-12-15  作者:  新闻来源:湖州检察 【字号: | |

信息化十年,南京检察的数字样本 
 
 
www.spp.cn   2010年12月13日 10:14:59   来源: 检察日报 作者: 崔洁 肖水金 

 
 
 
■异地灾难备份系统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利用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实时增量备份,能力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高级别6级,即达到数据零丢失、远程数据实时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无缝切换等指标。
■通过连续捕获应用系统的变化,异地灾难备份系统已实现实时容灾复制,达到“零丢失”保护。
■目前,南京市检察机关计算机网络通讯、综合业务信息管理和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三大系统已建成,构架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检察院”。 
 
   “经过十年的努力,南京检察信息技术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葛晓燕日前在谈及南京市检察机关信息技术工作的发展现状时对记者如是说。 

   葛晓燕所说的“更高的发展平台”呈现在一个特殊的时刻——今年8月28日12时18分。这是南京检察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时刻。 

   就在这一刻,南京市检察院异地灾难备份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市检察机关网上办公、办案的全部数据,包括976769个文件,被成功远程镜像至了70公里外的教育培训基地的备份系统。

   异地灾难备份,实现数据“零丢失”

   2008年5月,南京市检察机关完成数据大集中,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数据集中交换平台,两级院网上办公办案得以贯通。数据大集中后,释放了区县院的技术资源,但市院的压力增大,无论从系统的稳定上还是数据的安全上,都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于是,我们在制定2009年的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时对建设异地灾难备份系统提出了建议。”南京市检察院检察技术处处长张勇说。 

   事实上,对灾难进行预防建设是危机管理的一部分。“之前,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每天对办公办案数据进行一次全备份,但这种做法有它的缺陷——如果主用系统出现问题,有可能丢失一天的数据,而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备份数据的时间会加长,时间一长就影响了主用系统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增量备份的系统。”负责此次异地灾难备份系统建设的马亚东这样解释。 

   由于经费有缺口,2009年该项工作并未真正实施,但对灾难备份建设方案的调研、论证、优化等工作并未停止,对国内外的相关产品也一直在比较、研究和测试。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考察和论证,南京市检察院最终形成了异地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方案,并于今年4月针对该方案组织了评审会。 

   据介绍,该异地灾难备份系统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利用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实时增量备份,主用系统出现故障后15分钟内可以切换到备用系统。该灾难备份系统的能力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高级别6级,即达到数据零丢失、远程数据实时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无缝切换等指标。 

   同时,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南京市检察院还将全程录音录像存储系统的建设与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共同考虑,设计上采用共同的存储,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实施,整个项目比方案预算节省经费近100万元。 

   “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的建成,提高了南京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并为高性能数据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容灾范围,逐步实现档案系统、大要案侦查指挥系统、网站系统等检察业务重要系统的容灾。同时,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备用系统应用正常、切换可靠。”葛晓燕特别指出,该系统通过连续捕获应用系统的变化,已实现实时容灾复制,达到“零丢失”保护。 

   高科技办案提升精准度 

   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驻区看守所检察室的检察官在审查审讯室的监控录像时发现,江苏某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一起分别提审了同一案件中的两名犯罪嫌疑人。 

   检察官经进一步调查了解到,两位律师分别是这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为了节约“人力”,他们两人相互当起了“帮手”,共同会见了各自代理的犯罪嫌疑人。这种行为违反了《律师法》关于会见当事人的相关规定。随即,该院就此事向两位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和江苏省司法厅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 

   “这起违法事件之所以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正,关键在于我们有一套全方位的24小时实时监控设备。”玄武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少华说,“它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且为检察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孙道林认为,在信息时代,一个检察院的工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南京市检察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00年。当时,恰逢该院办公大楼在建,于是建设方案中大幅增加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同时,他们还在江苏省检察机关中率先完成了市、区两级检察专线网和局域网的建设,开通了视频会议、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等基础应用功能,初步研发了检察综合信息系统,为南京检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南京市检察院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院也均由检察长亲自主抓信息化建设。该院还专门成立了计算机管理中心,各区县院也相应成立了技术科室,几年来共引进专业计算机人才20余名,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检察信息化专业队伍。 

   也就在这一年,南京市检察院自主开发的办案系统开始运行。该系统支持各部门办案信息的受理、报批、分案、审查,部门间案件信息流转,各类法律文书的出具,案件的上报下交,远程督办和指导等功能,并实现了500多种检察法律文书的自动生成。 

   “信息化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使检察工作更加规范。”孙道林说,办案中,任何一个业务提示点的工作没有按提示做完,系统将不能进入下一步的工作流程。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同步向本院数据库集中,下级院向市院统一集中,业务数据一旦被固定,自己将无权修改。市院检察长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随时调看各业务部门以及下级检察院办案的业务数据,这在无形中规范了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 

   三大系统构架“网上检察院” 

   “可以建议他们开始实施第二套审讯方案。”南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局长谢健一边通过电视屏幕注视着一起重要职务犯罪案件的审讯进展,一边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专线让审讯人员调整审讯方案。这是记者采访时在南京市检察院指挥监控室看到的一幕。 

   “远程侦查指挥监控系统是我们建立的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系统的一部分。”张勇说。 

   据介绍,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系统是为提高职务犯罪案件侦破能力而专门研发的主干系统,其核心是远程侦查指挥监控系统和数字侦码定位系统,具备指挥监控、远程讨论、移动办案、定位跟踪等四大功能。该系统于2004年开发完成,目前已接入全市检察机关所有78间讯问室、询问室和30间控申举报接待室,合计监视点达247个。在南京市检察院和位于该市溧水天生桥的侦查指挥中心指挥监控室,均可同时调看16组讯问、询问和接待场景。通过网络远程调阅讯问现场的电子笔录,指挥员可用文字和语音两种方式进行指挥,所有指挥和回复信息均保存在数据库以备查询。

   而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系统仅仅是南京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中的一部分。2005年,该市检察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确立了建立计算机网络通讯、综合业务信息管理和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三大系统为主攻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检察信息化建设从此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的硬件根基。目前,南京市检察院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由检察专线网和正在建设中的微波通讯系统共同组成。 

   检察专线网连接了全市两级院共14个单位和侦查指挥中心,由35条专用线路、45台核心交换设备、70台服务器、2台小型机构成,承载着全市检察机关2000台终端电脑、1300部语音电话、16套视频会议设备。而微波通讯系统延伸了检察专线网的覆盖范围。通过小功率移动式微波传输系统与检察专线网对接的方式,可在全市范围内任意时间、地点传输广播级高品质音视频信号,实现前、后端数据、语音的双向互通。 

   目前,这一网络通讯系统已包含了信息网络、视频会议、语音通讯、安全监控、门禁一卡通、信息发布等八大功能。 

   “稳定高效的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检察机关办公办案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软件平台,也是我们倾力打造的关键和重心。”张勇说。 

   根据“先办公后办案、先局部后整体”的建设思路,南京市检察院首先研发了包括网上登录、流转、审批、督办及归档全过程的网上办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随后,又探索研制了以工作流程管理和绩效量化管理为基本方式的办案系统,实现了检察办案由注重结果管理向注重过程管理转变,由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转变。 

   目前,该系统主要包括办公、办案、档案管理、绩效考核、业务学习考核五大子系统。自2008年10月起,南京市检察机关所办案件均进入了网上办理流程,2009年1月1日起实现了由案管部门网上统一开具、加盖电子印章并统一打印法律文书。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南京市检察机关计算机网络通讯、综合业务信息管理和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三大系统已建成,构架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检察院”。

 
 

版权所有:湖州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