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案件发布
案件发布
【案说】被疫情“阻隔”的爱
时间:2022-06-1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小文,要不是检察官阿姨们的提醒,我们没想到你一个人住会害怕成这样,疫情形势好转后,我们会马上回南浔,以后会把你带在身边,你安心好好学习,也请检察官放心!”视频电话那头,小文(化名)的父母抹着泪许下着承诺,而视频这头的小文开心地在日历上画起了倒计时的圈,手臂上也没有了新的伤痕。
  谁曾想到,如今雀跃着的小文,20天前还是一个手臂上满是伤痕并有着极端情绪的孩子。“我们这里有个孩子的手臂上有很多伤痕,父母不在身边,也没人管她……”4月初,南浔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陈胜男在南浔一新居民子女学校开展法治课堂时,一位老师的描述引起了她的注意。
  法治课堂一结束,陈胜男就到学校和小文家进行了走访,她了解到,小文与父母都是南浔的新居民,两年前,小文的父母在江苏找到了新工作,但考虑到小文已经适应了南浔的学习环境,便将她一个人留在南浔。因为工作繁忙,小文的父母只有双休日或节假日才会匆匆回来一趟,照顾下孩子的起居生活。受此次疫情影响,小文的父母滞留在了江苏,13岁的小文已经2个月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
  “一个人住这里,最害怕的就是晚上去上厕所,要摸黑走到这条走廊的尽头。”小文向陈胜男说道。这样的独居生活令小文充满了恐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她感到害怕时,她就会用割伤手臂自残的方式来给自己壮胆,就这样划了好多次,小文的父母依旧无法回家,也一直都未发现小文手臂上的伤痕。
  为了能让小文走出极端情绪,陈胜男为她找来了未检心理支持中心的心理医生,在对小文的心理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陈胜男还多次走访联系妇联、民政局和教育局,为小文量身定制了“关爱救助+心理疏导+家长课堂”的帮扶方案。在多方努力下,让小文感到窒息的漆黑走廊加装上了声控感应灯;幸福邻里活动中心为她解决了用餐难题;基层儿童主任的每日走访保障了她的生活安全;心理医生的介入让小文逐步走出极端情绪……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小文的情况可能不是个案。”为了让处于困境的未成年人及时得到救助,南浔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沈勐儿和她的同事们在对小文进行帮扶救助的同时,对小文所在学校1000余名学生的监护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随后,沈勐儿发现该校除小文外,还有2名新居民未成年学生受疫情影响过着独居生活。小夏(化名)的亲生父母均已失联多年,继父为他(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屋,疫情之下,小夏已经很久没看到过在外省上班的继父;小美(化名)的父母从事搬运工作,为了免去每次进出市场繁琐的疫情防控检查,他们选择住在搬运市场内,却将小美独立留在家中……
  为了解决这些孩子在疫情期间的监护问题,南浔区检察院积极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推动民政局、教育局、妇联等职能部门共同关注这一类孩子。“由于疫情防控的影响,监护人无法有效履行监护职责,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独自留在家中生活,虽是无奈之举,却也反映出家长们监护意识有所缺失。”沈勐儿表示。治本之源在于纠正监护人的错误监护意识,为此,南浔区检察院联合学校、妇联,通过线上课堂、司法社工一对一辅导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多次沟通交流,家长的监护意识得到了明显改善,小美的父母选择轮流回家陪伴孩子,而小文和小夏的监护人也表示在疫情期间会通过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多关心孩子,待疫情形势好转后立即回到孩子身边。
  未成年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没有成熟,其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弱,独居生活容易发生意外、滋生违法犯罪行为。下一步,南浔区检察院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梳理辖区内学校独居未成年人情况,并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下可能存在的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等问题,开展专项救助行动,与孩子们“疫路童行”。

版权所有:湖州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